殡葬改革深入推进

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,要持续整治大操大办、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,并完善丧事简办等相关规范和标准。民政部与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通知,强调在清明节祭扫工作中,要优化殡葬服务、倡导移风易俗,同时防范森林草原火灾风险。此外,包括《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》(GB/T 44713 - 2024)等 6 项国家标准和《殡葬物联网信息系统 软件基本功能要求》(MZ/T 225 - 2024)等 12 项行业标准相继出台,11 月底还启动了十余项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计划,旨在全方位提升殡葬服务供给水平,强化监督管理,推动行业健康发展。政策监管强化将是长期趋势。未来,国家层面会继续完善殡葬行业法律法规体系,进一步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,对殡葬用品价格、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更严格的监管。同时,会加大对节地生态安葬的扶持力度,通过政策引导、资金补贴等方式,鼓励更多民众选择生态葬法,促进殡葬行业绿色发展。

地方政策因地制宜

天津市出台《天津市殡葬服务设施布局规划》,构建起层级清晰、布局合理、功能齐全的殡葬服务设施体系;浙江省在《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》中明确,县级以上政府可按需编制殡葬等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;新修订的《贵州省殡葬管理条例》将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。在行业监管方面,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联合十部门印发相关方案和细则,着力解决殡葬领域监管责任不明、协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;江西省实施《江西省殡仪馆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,强化对殡仪馆的监督管理。各地会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、人口结构、文化传统等因素,持续优化殡葬政策。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,会更加注重殡葬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和节地生态葬法的推广;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,可能会结合当地文化特色,打造具有地域文化标识的殡葬服务模式。并且,地方政府之间会加强殡葬政策的交流与合作,相互借鉴成功经验,共同提升殡葬服务管理水平。